火箭众将训练

近日,前NBA球员、著名解说员蒂姆-莱格勒在播客节目《ALL NBA Podcast》中谈到了90年代NBA训练营的高强度模式,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广泛讨论。
莱格勒回忆称,在他效力于NBA的1990年代,训练营的强度远超现在。如果球员们未能以最佳状态迎接开营的第一天,不仅会面临身体上的折磨,其整体表现也会大受影响。当时的训练营可谓是对球员体能和心理的双重考验,许多人在训练营开始前一周就已经开始感到紧张。
“那时候,训练营的第一天甚至包括一项一英里(约1.6公里)的计时跑,这要求每位球员必须拼尽全力。而之后的几天每天都有大量的身体接触对抗及高强度的跑动训练,持续数天后才会稍微放松,给球员们一天的休息时间,”莱格勒说道。他补充表示,那个时期每个队都非常注重通过艰苦的训练快速打磨球员状态。

相比之下,如今的训练营模式则显得“更温柔”一些。球员们只需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,随后在三周的时间里慢慢将自己调整至巅峰。有些资历较老的球员甚至可能整段季前赛都不会上场参加比赛,仅通过有限的训练维持状态,更别说负荷管理已经成为常见的操作手段。
莱格勒的言论无疑唤起了许多老球迷对那个训练强度严苛、竞争残酷的年代的回忆,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新旧训练方式孰优孰劣的讨论。在他看来,那个时代的球员不仅靠天赋,更必须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汗水,在赛场内外保持超高的竞技水平。